揭秘!华为会计的费用报销处理细节
0
回答数
2855
阅读量
0
收藏数
© 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 |
|
|
浏览过的版块 |
2020-11-25
2020-11-25
2020-11-25
2020-11-25
2020-11-25
一、费用管控二十字方针:目标警戒、内控完善、各部宣贯、实操专业、抓大放小。 二、财务管控趋势:1、信息化(财务管控的基础):对财务信息的管控已是全面信息化的趋势,费用管控只是其一的体现,取得财务基础信息的效率、真实、准确对决策产生极大影响。现在已全面淘汰手工帐,电子帐也仅仅是辅助,所以有这类的企业和从事的财务人员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改变现状。(趋势:财务软件-erp-综合体-财务中心)。2、财务人员格局:对财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格局宽视野宽、格局大手脚大、格局大就要整体观对财务分析就有侧重。 三、不同企业的特殊性:如费用管控的这个主题,每个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一般四阶段:震荡期(初创期)、规划期、发展期、后期(多元集团或精细))、不同主业对财务信息的关注点都不同,财务从业者必须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分析策略(或者说符合企业战略的需求)。 针对特殊性和关注点,展开对费用管控(期间费用)的简单举例,这3家企业都是我经历过的,模式可以作大家工作参考: 1、1家资产5亿元左右的军工企业(上市国企,大集团四级企业。制度健全):结果导向模式:虚拟法人+资金集团调控+内控完善健全(制度、流程)+滚动预决算+人部联动(费用细化到部门、个人)+月度经营分析+信息化+考核(部门责任状)+财务专业,这个做法战略明确、月年度目标具体,以实际费用作为考核结果,对结果逆推采取控制策略。 2、1家1亿元左右的澳门服装品牌企业(中高端代工,品质高,3年扩张澳门门店近30家(澳门很小,去过都知道),股东三个,发展中期):过程导向模式:主抓两条线1是质量,2是费用(主要是前期代工费、人工、辅料费、差旅费,后期销售费用、门店费用等)。做法:充分调查市场(利润模式、费用结构)+有战略但不年度预算(主要是这个层次产品暴利)+年度目标(主要是数量+费用的分配)+月度目标+财务绩效考核(财务专员跟踪费用进度并对比前三期比率(还是不是随业务部门出差验证费用的合理性),对部门费用设置关键KPI指标+节约奖励)+关注费用产生的效益性性(投入产出的结果)。(该公司对财务舍得投入,企业文化较好,人员充足还效率高,懂和认可财务重要性的boss很重要,大家在择业时也要考虑) 3、1家3000万左右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个人独资,10年停留在3千万这道坎,boss无魄力,无战略无规划,制度时有时无,无流程,财务基本信息混乱,财务流动大,财务做起来就是泪,有不少同行都有经历):无管控模式:boss自己决断+亲戚横行+管理意思淡薄甚至没有,想怎么来怎么来的,报销也是boss大笔一挥即可。这类基本上谈不上什么管控,财务只是虚设。但有目标的财务人在这种企业也是有很大机会迅速成长起来的,需要锻炼的能力不小,这就看个人了。 四、财务分析实际中大部分财务分析都没有对公司经营战略起支撑作业,因为财务分析的特征具有滞后性和不准确性(专业水平有关),其主要分析的是过去或未来的趋势,非规模以上或特定行业企业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甚至浪费人财物资源。但是国家也充分认识到现有经营实体财务管控的落后性,而且全国小型微利、个体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如果能够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布局进行专业的财务分析,对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极其有利的。 对费用管控的财务分析:1、方法:无非就是大家说的同期、不同期对比分析,因素分析,或者参数分析(参照基准,像定额一样),还有环比分析,挣值分析,分项目分析,还有涉及成本方面有关的本量利分析等。 2、管控途径:财务信息化+各项费用统一名目+关注关键项目+事前预测+事中分析+事后总结(体现到专项经济会议)。费用分析容易,管控最难,仅次于成本,费用主观因素太多,企业实际情况也不同。 五、最后一个二十字方针,费用管控必须在战略高度统筹布局,先有财务核算环境才有财务管理环境。1、目标警戒(预算值、目标值、计划值):即费用管控各指标和数额必须控制在警戒线以下,设置百分比幅度预警,比如发生到60%、80%、90%相应幅度设置预警模式(可有联动会议、绩效、调岗等措施),也可与主要责任人、部门签定目标责任状。 2、内控完善:制度完善(战略、财务层面分主次逐步)、流程规范(如资金审批、费用报销流程,过于集中或过于散乱申资和报销(如研发一个软件项目一次性申请100万,后6个月都不申请,这是要杜绝的)都不利于资金的流动性和现金流、费用管理)、完善授权系统等,使公司形成一个系统、标准化运作的常态。 3、各部宣贯:始终要记得,财务工作不仅仅是单靠财务部门财务个人可以做出成绩的,需要公司上下、各部门的协作配合,说大了就是理念一致、愿景一致。对财务来讲,这就需要对宣传财务理念、方法等,拿费用来讲,你得安排人去培训:培训预算表怎么填、预算值怎么算出来、报销流程怎么样、发票如何获取并保证真实、财务会计能后正确合理归集费用明细等,这些基础工作没做好,得出来的就是假数据,没有参考意义。 4、实操专业:是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比如费用归集错误、原始凭证审核失真、填写记账凭证科目用错不明会计科目含义等等,这个没得说就是要学习。话说市场上的财务人员是参差不齐。没有财务概念、理论、实务经验的人在各类企业做起来不管对自己、同事还是领导都会很累。 5、抓大放小:抓关键、抓主要、抓重点,费用明细那么多你不可能全部去监控。工作那么多,也不可能所有财务信息关怀备至、事无巨细去分析,这个大家都懂。对大部分工作可以采取渐进明细的方式去开展、统计数据和分析。以上都是我的浅见,大都是意识流,干货没多少说起来也很长,就不具体延伸了。 末了补充一句:财务人一定要有财务思维、全局观、大格局。
https://pic2.zhimg.com/80/v2-7dad412325ab4e394ab90b95b74ef35e_1440w.jpg拒绝被虐!销售易·营销云出马,分分钟搞定!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得数量足够多的线索,而“营销漏斗”则成为他们手中的利剑,只有这个漏斗开口宽度够宽,漏斗的每一个阶段才会变大,最终实现高营收,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 (1)节流:每多花1块钱,都能发挥≥1的价值以前,市场营销部门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渠道砸入大量资金,吸引了很多潜在客户至官方网页。然而,如果潜在客户没有进一步选择试用产品,就会导致线索流失。可是没有试用并不完全意味着这个客户以后也不会购买,所以在这一步就让线索流失,那营销部门的投资回报率……呵呵,说多了都是眼泪…… 销售易营销云正是可以通过不同的表单,网页追踪等渠道记录下所有匿名及实名线索,供营销部门培育直至成为合格的,销售可以跟进的线索。这样,企业投入的钱并没有增多,却获得了更多的线索,拓宽了营销漏斗开口的宽度。 (2)开源:以最小的花费获取最多的线索微信小程序的出现,让市场营销变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行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产品传播大使。销售易智能名片小程序正是借用这一平台,帮助营销人员以接近零成本的方式获客继续扩大漏斗开口宽度。 (3)精准营销:对的时间,对的信息,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将对的信息,传递给对的人始终是最为理想的营销解决方案。营销云采用大数据及AI技术,可让营销人员零距离接触这一目标,锁定潜在客户。通过参照现有理想客户画像,描绘出理想客户的特征,再经由营销云与海量第三方数据的对接及AI算法,营销人员可以找到更多与理想客户类似的潜在的客户及联系人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无需投入高额媒介成本,企业就可以运用最新科技拓宽销售漏斗。